张平原走进范家小学那天,学校快要垮了。教室里没几个学生,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,大人全出去打工了。他站在空荡荡的操场上,心里犯嘀咕:这地方还能办出啥名堂?可他不服输股票配资门户网,硬是带着一帮老师,把这所小破学校变成了全国瞩目的“乡村教育奇迹”。
范家小学在四川广元一个叫苟村的地方,交通不便,公交得等人满才发车。张平原第一次去,坐车颠了半天,到了才发现,村里家家户户房子新,可人气少得可怜。2014年他当上校长时,学校只剩几十个学生,都是留守儿童,父母在外,家里只有爷爷奶奶,有的连生活都成问题。他家访时看到一个女孩,妈妈有精神疾病,脖子上套着绳子,怕她跑丢。这样的场景,让他晚上睡不着,心想:这些孩子,咋办?
他没多想高深的理论,先干实事。学生少,他就让老师从讲台上下来,走到孩子中间,面对面教。老师不够,他就拉来附近村小的资源,搞了个“微型学校联盟”,共享美术、音乐老师。比如金洞小学有个厉害的美术老师,年纪大不愿跑远路,范家小学就用网络上课,孩子们照样学得开心。这招让老师们看到希望,觉得自己不是在“等死”,而是能干出点名堂。
留守儿童缺亲情,张平原看在眼里。他让教室变了个样,刷上红橙黄绿的颜色,摆上沙发、书柜,弄得像家一样温暖。每个班还有个“家庭萌宠”,一年级是小绵羊,三年级是小蚂蚁,寓意不同,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。他还改了宿舍,床加了围栏,梯子换成斜坡,怕孩子摔着。学校食堂也变了,老师和学生一起吃饭,坐一块儿,聊家常,孩子不再觉得老师高高在上。
张平原觉得,教育不是逼孩子考高分,而是让他们爱上学习。他推了个“80分万岁”的理念,考试成绩不和老师工资挂钩,孩子考80分就够了,没必要卷到90多分,挤占玩耍时间。学生每学期有三次考试机会,挑最好的一次算成绩,压力小了,孩子们反倒考得更好。他还设计了“八美少年评价表”,让孩子定自己的目标,比如“阅读美少年”“勤劳美少年”,和老师、家长一起规划成长。这么一来,孩子不跟别人比,只跟自己比,信心慢慢就有了。
课堂也得有趣。范家小学没照本宣科,老师带孩子走出教室,学知识用在生活里。比如“家乡的野菜”课,孩子们去田里认野菜,找村里老人学做法,了解营养价值,还听老人们讲过去野菜怎么救命的故事。这样的课,孩子学得起劲,连不爱说话的都抢着分享。学校还租了块菜地,孩子每周去种菜、干活,剥花生、晒萝卜干,忙得不亦乐乎。张平原说,劳动能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,也能学会合作。
2018年,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提到范家小学,学校一下火了。全国各地的人跑来看,城里家长也找上门,想把孩子转来。这些孩子不少在城里学校受了伤,有的厌学,有的抑郁,有的被其他学校拒收。范家小学成了他们的“避风港”。有个北京的孩子,来之前休学在家,来了以后天天嚷着要上学。还有个交流障碍的孩子,在城里被同学笑,来了范家小学,慢慢开朗起来,能跑能跳,家长感动得直掉泪。
张平原说,乡村学校不只是给本地孩子上学的地方,也是给“受伤”孩子一个疗愈的机会。现在学校70多个学生,40多个来自外地,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的都有。家长得放下工作,陪孩子住村里,成本不小,可他们愿意,因为孩子在这儿变快乐了。他感慨,城里学校盯着分数,孩子小小年纪就抑郁,这不正常。乡村学校能让孩子喘口气,找回学习的乐趣。
张平原在范家小学干了十年股票配资门户网,从心灰意冷到干劲十足。他常说,教育得为孩子着想,不是为校长升职,也不是为学校拿荣誉。孩子开心了,学会了,爱上学了,这就够了。他希望范家小学一直是孩子们心中的“家”,无论他们来自村里还是城里。
易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